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strategy vs structure on social identity

「Social determinations attached to a determinate position in the social space,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to one's own body, to shape the disposition constituting social identity.」
(logic of practice, p.71)

在讀實踐感的時候想到的,基本上當社會空間沒有轉移,scheme of perception和scheme of expression在半反思狀態是可以理解的,這點從結構以及身體habitus的雙重歷史產物能夠理解。但是,當社會空間轉移(比如說外配),這時候的social identity會不會更容易看到strategy和structure的變動。這不是個新的提問,但放在這個題目上應該是個有趣的提問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