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雪白馬卡龍簡單上手







這幾天多做了幾次馬卡龍,有點心得發現這個小點心其實簡單漂亮,做出來很滿足虛榮心!聽說大家這麼喜歡馬卡龍就是因為他漂亮的顏色,但其實馬卡龍鮮艷的顏色都是色素,最好可能用一些濃縮果粉吧,連巧克力粉都做不出漂亮的深巧克力顏色,加了抹茶粉也不會變成漂亮的綠色,對於家裡自己做馬卡龍非常不實際。這次用低溫烤出了雪白色的馬卡龍,我自己覺得白色真是賞心悅目。很難想像對吧,其實上面照片中的馬卡龍都是原味,只是烤的溫度不一樣而已!


我的原料比例自己調配過,馬卡龍其實最難控制也是最容易失敗的是烘乾和烘培的過程,其實原料比例我試過幾種差很多的比例,烤出來口感略有差別但也都會成功。我參考過兩種食譜,其中一種杏仁粉和糖粉是1:1,另一種是4:1,口感差異就是杏仁粉比例高的吃起來會比較有內容,否則其實就剩下個糖殼。不過杏仁粉和糖粉1:1的做出來,糖糊有點太乾了,如果要做大一點就會攤的不漂亮,我自己把比例又稍微減了一點。

材料 A:
糖粉(糖霜那種):50 g
杏仁粉:40g
(盡量細的粉末,要純杏仁粉,上次在台灣做立刻測出來買得所謂純杏仁粉有摻東西,杏仁粉有點偏黃不是雪白色,也不需要買到細的跟糖粉一樣,能夠過篩就好)

材料 B,用來做義式蛋白霜:
蛋白:30 g
(我從來不秤,就是一顆一般大小的蛋)
糖(砂糖):80g
水:23 g

將材料A秤好放在攪拌盆裡

烤箱預熱150度。將砂糖放入小鍋加那23克的水,不要攪拌,放上鍋子煮(大小火都可,不要被手把燙到就好)。義式蛋白霜麻煩的地方就是煮糖水,說要煮到一百多少度什麼的,有一個判斷方式,煮糖水的時候一開始滾會冒大泡,後來會變成冒小泡泡,歷時大概五分鐘左右,拿個冷水在旁邊,看到冒小泡的時候拿筷子沾糖水滴倒水杯裡,如果糖變成一粒而沒有溶化到水裡,就煮好了。

煮好立刻關火,一邊打蛋白霜一邊加入糖水(小心很燙)。我都把盆子夾在腿中間一邊打蛋白一邊加糖,不然就得請人幫忙固定盆子了。

把蛋白霜加入A材料盆,用力攪拌,一邊壓一邊攪,這樣杏仁粉的油才會出來。直到攪開的糖糊會慢慢流回來,第一滴在糖糊上不會立刻消失(但還是要消失,不然就太乾了,不容易攤成圓形)

糖糊放入花袋,烤盤上放張烘培紙,將糖糊成圓形。
對於一般人來說擠圓形想不到也挺難的...:用圓孔花嘴,貼近烘培紙上定點擠不要移動,如果圓有點歪掉再移一點點(比如說上面缺了就往上面移一點),真的不得已花嘴離開擠好得糖糊卻還沒擠好,繼續擠得時候一定要把花嘴插到麵糊裡面去,不然後面擠上去的就會另成形狀。每個小圓之間要留至少兩公分。不過擠得時候很忙亂,不用太在意不圓或是大小不一,自己吃得東西就別跟他計較了。糖糊稍微乾一點點的話,比較容易擠圓,如果流動性太好就很容易不圓(不過還是可以成功穿上小裙子)。

烤盤放入烤箱,烤箱關火,烤箱門開一半。(門一定要開,而且不要留太小,門如果關的話他就會開始長高不會有裙子了)5~7分鐘後打開檢查。糖糊節皮,摸上去不黏手(他整個表層乾掉最好,不是稍微不黏而已,一定要你壓他都不會沾手,不過如果壓陷下去的話那個就壞掉了...)


雪白的馬卡龍最重要的就是低溫!!左邊是用150度烤的,右邊是110度,兩個顏色還是差蠻多的。150度烤就一定會黃掉,所以我用110度烤(用100度烤當然也可以就是時間長一點),烤十五分鐘之後(中間可以自己隨時去檢查,不到五分鐘就穿裙子了),打開稍微用手輕移他的蓋子,如果蓋子很容易移動就再烤兩三分鐘,如果只是稍微有點不牢,就可以關火,讓他再悶10~15分鐘。拿出來把整張紙抽到桌子上讓他底部接觸桌子冷卻,我都等不及兩分鐘就把他拔起來了,但是再多等幾分鐘可能更安全一點。




為什麼馬卡龍會穿裙子?
這是馬卡龍最容易失敗的地方。如果馬卡龍沒有烘乾,加熱的時候就會整個一起長高變成一般的餅乾,不過如果烘乾表面,上表皮已經乾掉不會再變大,最上面的表面積在烤得時候就不會變化了,裡面的糖糊就只能長高不能長大,所以長高的地方就不會像一開始這麼光滑,才有裙子。不過如果溫度太高,裡面糖糊發展太快的話,就算表面已經乾了也擋不住表面就會裂掉....

馬卡龍為什麼還沒烤好得時候蓋子會移動?
其實跟上面講得一樣,因為表皮已經乾了固定了,但是裡面還是半液態。不過如果一直去檢查他,搖動他的殼,殼和身體就會裂掉...

烤箱內部溫度不均怎麼辦?
我的烤箱就是後面比較熱,常常後面顏色就會比較深,這兩個都不是雪白馬卡龍,左邊那個是烤箱後排,右邊是前排,烤出來顏色也是差很多。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溫度降低,最後直接用悶的不要開火。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巴黎棲息日記


這週六讓自己放了一天假,重新看看身邊那些自己喜歡、想要、不得不做的事務。留學生活進入第三年,瞎子摸象也找出了自己生活能承受的韻律。大學時代有幸遇到了幾個肯罵肯關心的老師與朋友,當時總覺得怎麼做、怎麼經營生活都被罵,被罵情緒多、被罵急躁、被罵譁眾取寵不老實,總想在別人的判準下上演完美人生。現在沒了在旁鞭轍的人,反倒作什麼都覺得不踏實,像隨時會從自己鋪的雲端世界掉回現實。留學生,其實對現實感受很深刻,卻看不清楚。弔詭。感受得深刻,因為生活從踏入海關那一刻起,大比例地從演員變成觀眾,這個效應在我身上特別上演得真真切切。大概是所學,在巴黎讀哲學與在台灣環境迥異,從最基礎生活土壤的點點滴滴就塑造了這個差異,他們談談沙特、卡繆,就像我們談談殷海光、胡適;他們談談笛卡兒就像我們都能對朱熹講上兩句;他們談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就像我們至少能講句莊周夢蝶。我曾經是個如此多話、善於胡亂發表意見的人,我曾經是。不過要繼續沈迷一些虛幻的光芒與熱度,何必來一個如此陌生的地方。生活的可能性總是這麼地引人入勝,就像遊戲,一定程度地遺忘過往、挫敗,重新捲土而來攻克一個個不同的境遇。

人還是需要個興趣,閱讀文學、下廚、烘培,都好,一個在喜歡的工作被不得不做的情緒淹沒時可以專心轉移注意力的興趣,會讓我想起我是多麼喜歡這過程枯燥繁瑣靜態的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