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後結構、傅科、後現代、綜合理論家整理

特新第四部分 導讀講綱

1.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界定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源於語言學轉向中所發展出來的語言系統思維模型,其所要論述的主軸即:符號(結構)先於個人行動(言說)。
但對於結構從何而來個理論家有不同的解釋,例如:Levi-Strauss主張心腦同一論,認為有心靈普遍過程來作為結構的基礎與存有論來源;阿圖塞認為上下層結構與其間關係先於個人行動與位置,個人只是隨機地被放到位置上,而阿圖塞的結構是歷史的實現(realized)。「Structuralism also conceives of the combinatory as the synchronic structure and its temporal or historical realization, its development, as the diachrony.」
參考http://www.marxists.org/glossary/terms/althusser/index.htm
阿圖塞認為科學和意識形態的差別:「Ideology is the ‘lived’ relation between men and their world, or a reflected form of this unconscious relation, for instance a ‘philosophy’, etc. It is distinguished from a science not by its falsity, for it can be coherent and logical (for instance, theology), but by the fact that the practico-social predominates in it over the theoretical, over knowledge. Historically, it precedes the science that is produced by making an epistemological break with it, but it survives alongside science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every social formation, including a socialist and even a communist society.

結構主義為何是貶低理性地位的?
因為,結構主義反對啟蒙計畫的主張,認為人的一切行動決定於自己的理性。因此,結構主義要論述的點就是:是結構要你如此行動,而非你(或你的理性)要你如此行動,個人只是結構下的隨機棋子,個人的理性更是如此。
如何過度到後結構主義?結構與後結構的差異
結構主義認為語言是個人與結構的中介,是使得個體得以與集體聯繫的媒介,因此結構主義對語言的看法採取再現論的主張,認為語言作為中介,能夠再現世界。在這裡,結構主義所相信的關係是語言、世界、思想(理性)的三角關係。但是,有人開始批判,被結構主義認為可以依靠的語言還有科學本身還是難以逃脫意識形態。另一種批評是,如果主張符號之間的關係才讓符號具有意義,那符號和世界之間的單線對應關係就不是重點(correspondence)。主張,既然如此,關係就應該變成語言(符號)與世界的關係,而非包括思想的三者關係。如此一來的主張更去中心,更貶低理性的地位。因此,反對再現論。
「反對視語言為再現事物的觀點。(p.269)後結構主義者認為,索緒爾分開了語言與存於語言之外的世界的連結。他將意符與意指界定為符號唯一包含的成份。話語的意義,是透過語言本身的組織結構、以及語言之間的對立系統而被確立的,並非由話語與物質事物間的單向直線關係、以及他們為事物命名的位置所決定的。(p.270)

以上,可以說後結構主義是將結構主義的批判原則發揮的更極致。也就是,是結構決定行動,但透過科學研究結構(語言…)仍舊可以掌握,而結構仍然再現社會事實->社會事實就是由符號構成,中間沒有中立結構作為的中介。
「後結構主義所關注的焦點,即如果社會事實完全由符號體系所構成,外在世界將不再有任何意義。如此一來,符號體系與真實本身之間完全是直線式的指涉,中間再無其它地帶。(p.270)


因此,後結構主義認為語言就包含了意識形態,而科學更是意識形態的主要例證。
「後結構主義則主張語言、再現論與意識形態間存在著一股更為強烈的連結,再現論不僅不正確,它還滲透語言,形塑語言使用首要意識形態。再現事物的意識形態,根植於整個西方社會的組織方式之中,加上這種意識形態並不是社會之定一個團體所籌劃和推行的。語言完全被這類意識形態所滲透,並不僅只於被它所污染而已。意識形態是個體處於其中進行思考的架構;他透過語言被強加在個體身上。科學不再和意識形態分道揚鑣,科學必須被視為意識形態一個主要的例證。科學說服我們去相信,他能提供關於外在世界本質之純正知識。(p.272)


「對科學的拒斥,與兩個論點有關。首先,結構主義太過強烈地認可傳統身體-心靈二元區分中的一個面向,他是個精神論者(mentalistic)。其次,結構主義不能說明歷史上反覆變動的事件和結構,這是因為它的理論特性就在指出結構是普遍不變的通則。」
後結構主義者常用論述的概念,這些典範的論述形式證明了結構主義不僅仍然限於身心二元論中,更偏重精神。

但我認為,「論述」的概念之所以被提出來並非用來證明結構主義的精神論傾向,而是在後結構主義否定所有中介與社會事實的獨立存在實,真假問題就變成正當性問題。

「論述:對後結構主義者而言,論述是透過歷史才能理解的。論述之間的關係並非預先決定的,而是歷史的偶然因素所決定的。歷史總是不斷反省自身,因此沒有所為的再現架構,意義從不產生於穩定的功能。(p.273)」(以結構主義而言,意義應該是穩定的。)

後結構主義者似乎認為,因為符號與世界之間沒有任何中介,所以語言並非一個與世界同形異構的東西,而是世界本身就由此形成,而語言是任性的,不管社會怎麼想結構化他,都有其邊界是無法管束的。

在這裡有個重點:後結構主義者並非主張沒有結構,並非主張語言是完全自由的,而是主張他沒辦法完全被單一結構所約束。這就是為什麼後結構主義者認為語言本身也被意識形態染指,因為用什麼樣的結構組織出什麼意義的語言就是被意識形態影響的後果。

「對結構主義而言,符號是遵循有秩序、具結構的科學分類計畫的要求而運作;他可以被描述為數學公式的通則體系。而對後結構主義而言,符號則是一個最不受約束的元素。(p.274)符號體系是雙面向的,他具備受社會所管制的面向,和無法規訓、難以控制的面向。符號體系無法規訓的面向,並未被後結構主義視為促使個體反抗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社會管制,因為這類想法又回到已主體作為中心的觀念,後結構主義是趨向全面地去中心化。

(後結構主義認為符號的自主性比結構主義所認為的強大。)

「後結構主義者試圖呈現:我們說話與思考的方式,是如何強烈地企圖鎮壓語言。語言和社會這兩者的界限均是相當重要的地方,此處,各種受束縛的語言的形式之間的關係呈現緊繃狀態,而且意義的受束縛特性亦彰顯出來。


相對主義傾向
「巴特提出我們需要有一個策略的反轉:我們的目的是去反抗這種結構主義的癖性。批判:文學評論的客觀標準以及評判具公認文學價值作品的準則基礎將不可能存在。巴特堅拒批評者的說法,因為這種說法暗示了規範與被迫接受的形式,壓抑並阻礙了個體的自發與創造力。(p.277)


就如同上面講論述時所說的,後結構主義的重要困境就在於很容易陷入相對主義。沒有結構(沒有大敘事),就沒有判準。巴特在此並沒有回應如何解決,或者,如本書後面所說,後結構主義就是喜歡相對主義,他們認為有唯一判準就是一種約束、規範的例證。

「我們必須注意,對再現論的拒斥並不意味著他建議學者應該著手虛構故事,因為當我們拒斥再現論時,事實與虛構間的差別亦同時被消除了。(P.281)


他者的概念:及任何計有的存在形式皆須要有與之相對應的他者存在,藉由區別才得知有不同的存在。(p.282)(與後結構主義的完全去中心有關,重點在於關係而非主體。)

後結構主義去主體性為什麼又有個人主義傾向?
因為後結構主義反對社會能夠結構語言或任何符號,基本上所有判準、價值判斷都是意識形態結構符號的例證,而沒有判準等等,呈現一種非常相對主義的傾向,而相對主義的傾向就在於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此不可以規約一個個體應該如何。

「儘管後結構主義聲稱揚棄主體,但後結構主義卻有非常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以至於我們能合理理解他們無政府主義的道德或政治理論。後結構主義認為社會之所以具壓迫性,並不僅因為政府機器的存在,還應歸因於滲透進整體社會關係的諸多強制特性。只要某些人強行影響他人,對他人做出要求,就構成所謂的強制。強制被賦予相當廣義的定義,以致實際上所有的社會關係,都被視為涉及權力的運用。(p.283)


2.傅科

背景
「科僅關注於歷史研究,並將研究焦點放在不斷變遷的知識本質、以及社會邊緣者範疇的起源。(p.290)《瘋癲與文明》、《臨床醫學的誕生》、《事物的秩序》、《知識的考古學》他們構成了西歐思想本質由古至今所經歷過得主要變遷。


基本上傅科承襲了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傳統,他主要針對的是知識的變遷。傅科結構主義色彩比較濃厚,因為他所主張的知識變遷並非任意地、或者全然由符號主導的變遷,而是主張有結構,但是結構不會是連續地運作,而是會斷裂成一個個結構。這就是為什麼傅科用的是系譜學(考古學)的概念。他主張歷史不是連貫而是有一節節斷裂的。我認為這與後結構主義的差別在於,後結構主義所主張的是不斷地變動沒有任何故定存在,但傅科所要強調的是,這個變動是以一塊或一個時間區塊的形式變動的。

知識型(歷史主義)
就在上述的前提下,傅科提出了知識型的概念來說知識是如何以斷裂的形式轉便的。
「他主張在所有既定的歷史階段中,均普遍存在著一種相對應於整體思想組織的無意識結構,亦即思想家是深受時代氛圍影響。每個時代,都存在一個限制思想家心智的基本先決條件模型,而只有某些思想能在這類模型中被構思出來。這個模型就是傅科所稱的知識型。(p.291)如果特定的條件組合尚未成立時,則觀念將不會形成。傅科的目的在徹底地探討歷史化(historicise)的觀念史。


論述、Discursive formation
「Whenever one can describe, between a number of statements, such a system of dispersion, between objects, type of statements, concepts, or thematic choices, one can define a regularity. We will say, we are dealing with discursive formation.(p.38)」

the formation of objects
the formation of enunciative modalities
the formation of concept
the formation of strategies

Words and objects
權力、知識與論述(系譜學)
Bipower


3.語言學轉向


4.德希達
difference:
系譜軸:橫向,與其他文字的關係。
毗鄰軸:縱向,這個字在之前與之後的用法。
Destruction
語言的互涉性(intertextuality)
文本之外無他物


5.Lyotard
符碼化與知識
「在知識構成體系內部,任何不能轉化輸送的事物,都將被淘汰。一切研究結果都必然轉化成
電腦語言,而這又必定會決定並引發出新的研究方向。」 (p.35)

語言遊戲、Performative Knowledge、敘事
representing knowledge and narrative knowledge:
representing knowledge:從古希臘時代至今,就有著兩種呈現知識的方法:表徵(representing)與敘述(narrative)。這問題的癥結點在於: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才能讓我們所要表達的內容被認
肯為真。表徵與敘述可以用科學和論述來理解,而這兩者間爭論持之已久,科學主張將所謂「事實」呈現,不透過語言就可以宣稱此事物為真,也就是:並非我可證明某一事實,因為事實就如我所說的;而是「只要我能提出證明,人們就可認為事實正像我所說的那樣」。而敘述性知識及其知識內容以語言的論述為主體,就連社會科學都不能夠稱作科學性知識,因為社會科學的知識內容無法反覆實證,必須透過語言論述過去事件作為理論依據(尚不可稱做證據)。



正當性問題
悖謬邏輯:「同后现代哲学主张“差异性”思维一样,利奥塔提出一种“悖谬逻辑”。他主要
从如下三方面做出论证:一是引用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二是从反决定论、反 操作性概
念方面进行,三是来自对语言游戏的异质本质的断定,并把它与批判哈贝马斯的“共训”论结
合起来,这种“悖谬逻辑”以“规则的异质标准”和“对歧见 的探求”为视点,其基本内容包
括对“开放体系的研究,局部决定论,反方法论”等等。 」


6.Bardrillard
符碼的支配
電視、廣告,Virtual reality surpass reality
超真實:消費社會
客體從社會關係脫離出來,自成體系。客體間的關係才是意義所在。
不在場證明:符碼誤導出的正當性

7.綜合理論與新功能論
兩個討論主題:
(1)主客觀二元對立的調和
(2)行動與結構二元對立的調和
新功能論:
(1)still 主張社會是體系
(2)但均衡和整合只是輔助工具
(3)變遷不只是緊張、壓力的產物

8.Giddens
結構二元性
行動主義:從下而上
結構主義:從上而下
二元性:結構與行動的互動

行動與結構、規則與資源
實作與行動:實作是行動的組織形式,是行動和結構的媒介。
資源:改變事物的能力,資源讓行動者擁有權力
社會結構裡包涵規則和資源的組成模式,而行動者不僅利用這些規則和資源,且使之能夠再生
產,因此,更深一層的結構型態就是,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持續發展。
結構形式
意義化:溝通的組織形式一方面使特定溝通行動存在,另一方面又在生產規則系統,也就是符
碼。
支配:科層組織和控制的結構裡,人類與其他人關係的組成形式。
正當性:共同擁有的道德信念。Giddens強調些價值判斷是由社會共同信念形成的。

9.Bourdieu
主客觀主義
客觀主義:存在一些東西不受單一個人意志影響。
主觀主義:reduce the social world to the representation that agent have of it.
Bourdieu認為客觀主義的優點在於主張某些東西不受個體意志影響,但這絕非意味著結構完全支
配行動。調和主觀主義,人在有限的選項中仍然可以選擇。

反思社會學
認識論是由選擇而來
Habitus、field、Practice
Habitus:場域內規則在身體上的內化,脫離結構仍然存在的行動。
Field:場域與資本相互定義
Practice:日常活動的時現狀態勢被習氣所圍繞,但並非決定。實作就是日常生活被習氣影響下
的實現狀態。

意識形態
Bourdieu將資本與意識形態的概念結合成為文化資本的概念。論述因資源的不均質分佈而造成
個場域中資本的競逐,而佔有資源的社會位置上的行動者將想辦法再生產這樣的關係。文化資
本就在於從教育…等中正當化這種客觀關係。

10.Habermas
溝通行動與公共領域
除了工具理性與解放理性的第三種人類旨趣:以語言為媒介的溝通。Habermas先討論了公共領
域,本來認為資產階級的公共領域可以達到完美的溝通,但是資產階級公共領域轉型有其內在
矛盾:一方面公共領域追求普遍人性,同時資產階級為property owner,其就在追求比他人擁有
更多,導致公共領域私有化。隨後Habermas轉而追求完美的argument form,分別成為三個領域
(客觀領域、主觀領域、生活領域)的合法性判準。

「Habermas 區分了三個領域客觀世界、生活世界、主觀世界,生活世界是由共同交往、溝
通,讓我們確定建立在相同知識背景基礎上的世界。生活世界所對應的合理性是 truth,
而客觀世界所對應的是rightness,主觀世界是authenticity。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生活
世界是確立生活在擁有相對自主性的世界,重點在其間的真假,而客觀世界是符應上的對
錯(建立價值規範),主觀合理性是真誠與否的問題。在這三個領域,以及三個領域下的
次領域中建立不同的 argument form就能夠產生規則,並且形成自律(autonomy)。」

正當性危機(策略)
以上Habermas在論述argument form就是希望為正當性提供基礎,因為Habermas認為資本主義
社會裡系統性的扭曲溝通是普遍情況,國家的積極干預下,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會受到控制,
而最後國家會製造出一種聯他自己都無法滿足的期待,發生正當性危機。溝通行動理論就在於
確立各個領域的自律。

社會整合與功能整合
系統:將系統視為對社會的部份描繪,現代社會其中的多數系統逐漸分化為專業化的領域,而
且透過一般媒介相互連結起來。
生活世界:概念來自於海德格。單純人與人建立關係。在生活是借的人們仍希望使其他人去做
有利於自己的事,Habermas稱作策略行動。(似乎在區別有工具理性的目的取向行為與其它)
策略行動:企圖去影響其他人。影響力是一般性的媒介之一,權力和貨幣會即時使他們現身。
社會整合:達成生活世界內,參與者有意識的共同基礎上的整合。
功能整合:外在於生活世界,超越參與者意識。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Habermas認為系統的發展逐漸具備自主性,也日益遠離生活世界,他稱之為系統與生活世界的
脫勾。這個過成就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系統內的貨幣和權力對生活世界的衝擊將會構成危機,這個後果將由作為公民的人們承擔。這
個危機可能導致階級衝突的抬升。生活世界被殖民的持續發展,導致正當性危機,也造成某些
反對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趨勢,Habermas稱為新社會運動的抬。

11.概念比較
場域(Foucault and Bourdieu)
反思性(Giddens and Bourdieu)
策略(Habermas and Bourdieu)
Giddens的資源與Bourdieu的資本
正當性問題解決比較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精彩的條目,值得一看,繼續努力吧,clotlevis為你加油喔!